让考研回归理性
2015-01-16 09:17:46
中清研工程硕士官网公布,2015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64.9万人,比去年减少了6.5万人。对比前十年的考研数据发现,考生人数总体呈增长趋势,而2015年的考研人数是继2014年下降后持续下降的第二年。
对于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两年下降,有分析指出,这是研究生报考降温,考研在逐渐回归理性。但中清研看来,研究生报考还难言降温,而距离回归理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要让考研降温、回归理性,关键在于建立健康、合理的分流渠道,不是把考研作为一条道。
总体而言,近年来研究生报考已呈分流之势,一是出国留学流,二是推免生流,再就是就业分流。对于这三类分流,需要理性分析。只有就业分流更充分,推免生分流成趋势,考研才会真正理性。
出国留学分流,能一定程度降低国内考研的压力,但并无助于提高国内研究生教育的质量,反而折射出国内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不够。国内高校必须正视这一问题,努力提高教育质量,以吸引国内优秀生源。
推免生分流,这是研招改革的结果,不再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统一入学考试,而是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招生权。这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趋势,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大学里发展综合素质,也有利于大学招到合适的、具有学术潜力和学术兴趣的研究生人才。近年来,关于推免生的人数不断增加,今年统计研究生报考人数,也把推免生排除在外,因此,也一定程度造成报考考生下降。
随着推免生改革的深入推进,统考考研人数会进一步下降,这是一件好事。那些专注于准备考研笔试,以此希望考研成功者,可能会因推免生的增加望而却步。但要做好推免生政策,需要大学完善自主招生体系,建立研究生自由申请入学制,充分发挥导师在招生中的作用,并向社会公布学校的招生标准,让整个招生过程公开、透明。
就业分流生,这是让考研根本降温的途径,但客观而言,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分流并不显著,导致我国考研一直高烧不断。一项最新调查显示,有50.5%的考生表示考研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。这表明,就业难还是考研热的主因,如果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持续,加之现在社会对高学历的需求,考研就难以降温。
要让考研回归理性,必须深入推进研招制度改革,以及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。这都要求我国大学进行深入的办学制度改革,包括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(包括招生自主权),给学校结合社会需求、办学定位自主设置学科、设置专业,探索有本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,严格控制人才培养质量。高等教育质量不高,会加剧优秀学生外流,同时也会引导学生盲目追逐高学历—只有通过高学历来体现自己的竞争优势,而非用高质量教育回报来展现自身的竞争能力。在此中清研推出2015年最后一批中清研GCT硕士报考学员可降分录取,可提前入学修学分。同时,也给出了关注中清研公众微信账号“sinotsingv”返3000元助学金等很多优惠措施,并且中清研2014年GCT通过率达86%,能让你在获得高学历的同时,拓展自己的关系圈,打通自己的人脉圈,体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。
标签:
在线课程